要如何在大型、複雜、又官僚的組織中「創新」?
這本書記錄了美國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的「轉型式創新體驗」。
在醫學中心這種大型的組織中,要有「破壞式創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梅約醫學中心成立的創新中心(Center for Innovation),推展轉型是創新,說白話就是一種以「微破壞」、「反覆破壞」,來改善病人體驗的一種方式。他們以「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迅速行動」(Think big, start small, move fast)的方針,發展出很多創新的專案,產出的不止「產品」,還包含了創新的「照護模式」。進而改善病人的照護品質。書中舉了一些例子:
設計了一張椅子,上面有平板電腦,可以播放照片、影片、遊戲,和其他針對一到15歲兒童的娛樂消遣,以轉移兒童的注意力,減輕抽血時的不適。
病人就診時,有時常常需要另一位專科醫師的諮詢。例如一位病人看了骨科醫師,骨科醫師認為這個問題有些疑慮,需要再問神經科醫師的意見。過往的做法(以及台灣目前的做法)就是再幫病人約另外一次神經科門診。這樣子病人不但需要多跑一趟,也曠日費時。這是很常見的一種情況。
梅約醫學中心發展的微諮詢模式,以上述的場景為例,骨科醫師會開啟諮詢系統,搜尋線上有哪一位神經科醫師有空,並且發出訊息詢問他是否能接受諮詢(ex: 請問您現在是否能接受坐骨神經痛諮詢)。如果該神經科醫師接受的話,就可以在診間立即使用平板電腦與神經科醫師連線,三方一起(兩位醫師與病人)討論病情。這樣子可以節省許多沒有意義的時間浪費。
許多醫療問題需要醫師當面看診與檢查才能做決定,但卻有某些情況,不需要面對面看診,醫師就可以給出有用的建議。電子諮詢專案是一個非同步電子諮詢模式,讓遠端的第二專科諮詢能在梅約醫學中心或是以外的初級醫療機構進行。
他們定義了一些可以進行電子諮詢的情況,例如「骨質疏鬆症諮詢」,病人只要準備六個月內的骨密度檢查、抽血報告、以及完整的用藥等資訊,就可以使用這個服務,不必當面到骨質疏鬆症專科醫師那裡看診。
梅約醫學中心的轉型式創新推展得非常成功,也發展出一套很有組織的方法,也就是由「設計思考」、「科學方法」、「專案管理」不斷地交叉進行,才能將腦海裡的點子與創意,快速轉變成可以使用的產品與照護模式。書中的最後一個章節也提供給目前同樣在複雜組織中想要推行創新的10個建議,例如:
追求多元。創新團隊中最好不要只有把組織中既有的人帶進團隊,最好可以有一些外部人士參與,可以獲得外部的經驗、智慧以及觀點。各種不同的人互相討論溝通,常常能夠帶來新鮮、新穎的構思。
清晰的願景。這一點聽起來很八股,但卻至關重要。願景定義了重要的事,樹立了心願和目標,有助於規劃出達成目標的途徑。要是沒有清晰的願景,組織的成員也不會知道未來跟今日有何不同。這也是許多大型組織衰敗的原因。沒有清晰的願景,可能會一下子要求員工發展這個(急重難罕?),一下子發展那個(衝健保業績?),整個組織沒有辦法向同一個目標前進。
從小處著手,反覆進行修正。千萬不要想說一次要使出渾身解術,擊出又深又遠的全壘打。快速製作一個原型成品(prototype),許多人一旦看到了實體,就更有一點「靈光一現」的感覺,就可以繼續修正產品。
年假時間看這本書,讓我重新複習了攻讀醫工所博士班時,所修的醫療器材創新課程(bio-design),並且有了新的啟發。
感謝文青劉介修醫師贈書,無以回報,但求能為文記錄所學。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