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THA, 或稱THR)是骨科很常見的一種手術,通常用來治療像股骨頭壞死或髖關節炎這類的疾病。手術有不同的方式,目前主要的兩種入路叫做 正前開(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和 後側開(Posterolateral Approach, PLA)。這兩種方式到底哪個比較好,一直是醫生們熱烈討論的話題。
前陣子(2024年11月)我到美國德州達拉斯參加美國髖膝關節年會,這個會議是每年全世界座人工關節手術醫師的最高殿堂。會中的現場投票調查顯示,與會的醫師有將近7成都改用正前開的方式來進行人工髖關節手術。短短步道十年就從2成變成7成,趨勢非常明顯。
雖然已經有很多研究比較過這兩種手術方式,但大多數都沒有定論。最近有一篇針對傷口感染的部份,還有其他幾個重點,進行了深入的統合分析(meta-analysis)。
這項研究找了8篇隨機對照試驗,總共包含615位病患,分別接受了正前開和後側開的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研究的比較重點包括:
正前開(DAA)和後側開(PLA)在傷口感染的風險上差不多。
但正前開有幾個明顯的優點:傷口比較小、術後早期比較不痛。然而手術時間可能會稍稍長一點點。
如果你或家人需要做全髖關節置換手術,選擇正前開還是後側開,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醫生的建議來決定。希望這些數據能幫助大家了解這兩種手術方式的差異!
作者為 成大醫院骨科部季關節重建中心 主治醫師 戴大為
看更多關節退化與骨質疏鬆的文章:
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肌少症診治照護套書(共2本):骨質疏鬆&肌少症診治照護全書+退化性關節炎診治照護全書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