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常見的骨骼系統疾病,通常出現在老年人身上。它會導致骨骼質量減少,骨頭變脆弱,容易斷裂。骨質疏鬆症不僅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麻煩,還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包括骨折和死亡。
幸運的是,骨質疏鬆症是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來改善的。骨質疏鬆藥物可以有效預防骨折,並且有研究表明,接受骨質疏鬆藥物治療的患者死亡率也會降低。
早期的研究表明,接受骨質疏鬆藥物治療的患者死亡率比未接受治療的患者低28%。台灣的本土研究也得到了類似的結論。根據成大醫院骨鬆照護團隊的研究發現,在髖部骨折之後使用骨質疏鬆治療藥物可以降低整體死亡風險達三成以上,接受治療越久的時間,風險降低越多。整體來說,使用較長效型的藥物降低死亡風險的效果較好。
這項研究旨在探討各種抗骨質疏鬆藥物對於髖部骨折手術後全因死亡率的影響。該研究使用了台灣國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從2009年到2017年,對於新診斷的骨質疏鬆和髖部骨折的患者進行了人口統計學的分析,以評估各種抗骨質疏鬆藥物的效果。在手術後接受抗骨質疏鬆治療會降低患者的全因死亡風險,而且不同的治療方式對於死亡率的影響也不同。
骨質疏鬆的治療藥物之所以能夠降低死亡率,可能是因為它們可以增強骨骼密度和強度,從而降低骨折的風險。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而骨折本身可能會導致死亡。因此,通過降低骨折的風險,骨質疏鬆的治療藥物也可以降低死亡率。
此外,骨質疏鬆的治療藥物還可能通過改善骨骼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活力,從而降低死亡率。例如,改善骨骼健康可能會減少患者對於自我照顧能力的依賴,從而減少意外傷害的風險。此外,提高生活質量和活力也可能會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從而降低自殺的風險。
另外,骨質疏鬆治療藥物在動物或細胞研究中顯示可能有抗老化、減緩血管鈣化、抗癌等效果。某些骨質疏鬆治療藥物(如雙磷酸鹽類或單株抗體denosumab)也常被使用在癌症骨轉移的患者身上,用以減緩骨轉移所造成的疼痛與不適。不過這些藥物作用機轉是否真的能延年益壽,有待未來更多科學證實。
當然,會規律來治療骨質疏鬆的這些病人及家屬,本來就比較有健康意識,本來就比較注重健康。也或許是住在醫療較方便的都市地區,得到的醫療資源比較多。這些數據上看不見的情況很有可能也是影響壽命長短的原因。
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如果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骨質疏鬆,可以考慮做個骨密度檢查,瞭解自己的骨骼健康狀況。如果骨密度已經比較低,可以跟醫師討論是否用藥來預防骨質疏鬆。如果已經診斷為骨質疏鬆,接受治療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針對一般健康的民眾,健康的生活型態、均衡飲食與適度運動、預防與控制慢性病,才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